
精品養生
月經真的可以排毒???每月流出去的經血到底是什么?
來源: 日期:2022-05-18 瀏覽:2955
常聽人說月經可以排毒,而且經量越大排毒越多。
But······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?月經排出的成分究竟是什么呢? 今天,丹丹子就帶大家了解月經的奧秘! 硬核科普 月經血里到底有點啥? 月經主要是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無法維持子宮內膜原有的活力,出現血管收縮、內膜壞死從而脫落,因此月經血中有血液以及部分子宮內膜碎片。 此外,月經血流出過程中會經過宮頸、陰道,所以經血中還存在宮頸黏液、陰道上皮細胞等物質,這些都是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,排出的是體內的廢棄物,當中沒有一丁點兒毒素,所以月經不會有排毒的功效的哦~ 下面,丹丹子逐一為大家解析這些月經成分! 血液 月經是子宮內膜脫落后小血管斷裂形成的出血,這些血液和我們身體里流淌的正常的血液是一樣的。 子宮內膜碎片 子宮內膜是孕育胎兒的溫床,胚胎便是在子宮內膜上著床、發育的,當然也不會有毒。 纖溶酶 經血中含有較多的纖溶酶,它能夠溶解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,使經血更容易液化,不致凝固,促進經血排出。 宮頸黏液及陰道分泌物 這就好比在經血流出過程中從河道里帶走的一點泥沙而已。 既然月經不能幫助人體排毒,那么為什么很多人感覺月經過后臉上的痘痘隨之消失呢? 其實,這是因為在月經的過程中,黃體素荷爾蒙及卵細胞荷爾蒙分泌量減少,導致肌膚油脂分泌增多,與此同時,毛囊皮脂腺導管也在這一期間變小,皮脂分泌易受阻,致使月經前青春痘加重。而當月經結束之后,荷爾蒙分泌量與毛囊皮脂腺導管均恢復正常,所以痘痘自然消失啦! 那么,如何衡量月經是否正常呢? 正常的月經周期 正常月經具有周期性,一般為28~35天,由于存在個體差異,提前或者延后7天內都屬于正常,只要呈現一定規律性,維持3~7天,即屬于正常月經周期。 正常月經的經量 經量和內膜厚度、內膜面積、凝血功能、出血時間長短等有關。大多數女性整個經期的月經量為20-60mL,超過80ml就屬于經量過多了。 根據臨床經驗來判斷月經量的情況,如果1-2個小時換一次衛生巾,一次衛生巾上沾血的面積大于2/3,或者接近滿的情況,就會認為月經量有點偏多。 正常的月經顏色 經血也是檢驗月經是否正常的一個重要指標。 正常顏色是大紅色,如果月經顏色偏粉紅色而且血量也比較稀,有可能是處于早孕階段,或是由于體內激素波動導致的出血,需要注意調整作息、不要熬夜。 如果月經是橙紅色,還伴有濃厚異味,有可能是陰道感染的早期跡象,建議馬上就醫。 暗紅、黑色并有血塊的月經,是屬于宮寒的現象,如果還伴有痛經、小腹冰涼的情況,就需要抓緊給子宮“保暖”了。 姨媽不正常 中醫來幫忙 月經周期、經期或經量任何一個出現異常,都屬于月經異常,通俗地講,月經“不來了”、“亂來了”、“來多了”、“來少了”都是月經不調。 中醫理論認為,一般因“寒”導致的月經問題,月經通常會延后、量少;相反因“熱”導致的月經問題,會導致血液流動加速,出現月經提前、量多的問題;而因“虛”導致的月經問題,則會腎虛、血虛、氣虛,造成精血不足,從而出現月經量少;因“實”導致的月經問題,則表現為有氣滯血瘀、痰濕,月經周期、經量都會出現異常。 調理月經周期 中醫調理月經周期異常,需要結合月經周期中行經期、經后期、經間期、經前期四個不同時期的陰陽轉化和氣血盈虧變化的規律,遵循經前經后不要亂吃亂補,應當注意滋腎養陰,疏肝活血為主。如果在備孕期間,需保護腎臟養足氣血,并疏通肝氣。 調節月經經量 中醫認為月經過少虛癥者,平時應重在養氣血,并且要注意補腎調經;相反對于月經過多實證者,需要活血化瘀調經,平時以補益氣血為主。 調節月經延遲 中醫調節經期延遲,重在縮短經期,用活血打通經絡的方式,使經血排得通暢祛除瘀血。中醫調經在于“治本”,因此調治月經問題氣血是重點。 除了中醫調理,女性要想維持月經正常,也要在日常生活中遠離這4個壞習慣! 避免過多的電磁波輻射 電磁波會影響到女性的內分泌,從而導致月經失調。 不要亂用藥 經常服用含有抗生素的藥物,可能會造成身體內部激素分泌紊亂,導致月經失調,甚至閉經。 避免情緒過于消極 女性更為敏感,容易產生情緒上的波動。這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內部激素的分泌和調節,從而導致月經失調。 避免受寒 冬天裸露腳踝、夏天吃冷飲,對于一些體質特別虛弱的女生來說,很容易傷到子宮。子宮受寒,會導致盆腔內的血管收縮,從而造成機能紊亂,造成月經不規律。 月經一直被當做身體的晴雨表,呵護它,讓它順暢的進行,也是對女性身體健康的重要守護。 這些好方法大家GET到了嗎?記得分享給身邊的女神,助她擁有健康與美麗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