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患者認為,糖尿病是一個在可控范圍內的慢性病,想根本治好可能性不大,但也不會更嚴重了,控制飲食的同時只要按時吃藥就可以了。糖尿病其實是一種漸進性疾病,也就是說隨著病程的延長,病情會不斷加重,只不過不同的人病情進展的快慢不同。糖尿病的病程就像溫水煮青蛙,很多人病情加重的過程并不明顯,等到發現時并發癥已經很嚴重了。所以,請糖友一定要時刻注意,留心身體變化,如果能及時知曉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,我們就可以在疾病加重之前采取救治措施。
糖尿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自身胰島細胞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,胰島素一方面是機體利用血糖所必須的,它是將血糖運送進細胞中的運載工具,胰島素缺乏血糖無法被利用導致了高血糖的發生;另一方面胰島素還參與機體的脂代謝,比如將多余的血糖轉化為脂肪貯存起來,當機體分泌的胰島素越來越少時,脂肪的貯存不斷減少,體重便會不斷下降直至消瘦。
高血糖最大的危害在于對血管的損傷,皮膚末端的毛細血管首先會受累,與之并行的神經末梢也會受到影響,加之皮膚的皮脂腺受影響皮脂分泌減少,就會表現為皮膚瘙癢、麻木甚至刺痛。
其中,以雙下肢小腿、足部、后背最為明顯,感覺有針扎感或者感覺有蟲子爬,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伴有神經痛,神經痛會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。
人眼底的細小血管極為豐富,高血糖使之受累后影響視網膜供血供氧,同時眼睛的晶狀體等也是因高血糖而變混濁,就會感覺雙眼干澀、視物模糊等。
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會出現口臭的問題,除了血糖過高導致口腔疾病,還代表著體內代謝紊亂。如果每次呼吸都會出現一種爛蘋果味,身上也會有這種味道,很有可能是體內酮體升高,容易引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,要注意預防。
人的腎臟是通過細小血管的濾過與重吸收來凈化血液的,當腎臟血管被高血糖損傷后濾過功能異常,原本不會被過濾出來的大分子蛋白便會漏出到尿液中,因為尿中有蛋白存在,尿液就會因表面張力增大而產生泡沫,且泡沫久之不散,提示有早期腎損害的發生。
當出現以上這些不適的癥狀,很有可能說明臟器的損害可能都比較明顯了,也就是糖尿病并發癥出現了。所以,此時最好進行正規的平穩血糖治療,就要定期進行相關檢查。包括上述癥狀對應的實驗室檢查,要求糖尿病人要定期進行血糖、尿常規、糖化血紅蛋白、腎功能、眼底、心電圖、心臟B超等的檢查等等,爭取在早期逆轉并發癥。
糖尿病患者必須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口服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,每天至少堅持1~2次血糖測試,避免血糖波動過大。一旦有加重趨勢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,更改用藥方案。此外還要遠離高熱量、高脂肪食物,保持心情舒暢,不能過于焦躁不安。糖尿病的致病機制往往與腎陰虛有關,尤其到了病程后期病情復雜,通過中藥來滋陰補腎,協助西藥共同作用會起到1+1>2的治療效果。綜上所述,糖友們在日常生活中,要科學控制飲食,堅持運動鍛煉,合理用藥搭配,定期監測血糖,當有身體不適產生時,一定要給予重視,及早就醫,以減緩糖尿病的病程發展,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風險。